2023年,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体理事监事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严格遵守基金会《章程》和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科学规范管理,积极探索特色品牌,稳步开展各项公益慈善品牌活动,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全力助推梅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一、2023年主要工作情况(一)注重学习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参加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的线上理论业务培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学习,切实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推动工作上来,不断开创基金会各项工作新局面。(二)参与评估推动工作规范有序。严格按照社会组织等级评估标准和要求,从依法依规、党建工作等方面着手,认真改进工作思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2023年9月,基金会成功获评省4A级社会组织。通过以评促建,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提升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大地发挥基金会公益慈善的作用。(三)持续发力助推教育振兴发展。共拨款322万元联合市教育局、嘉应学院等单位和部门在梅州开展奖教奖学活动,激励广大教师安教乐教,鼓励学生励志成材,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提升梅州教育教学质量。(四)助困关爱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基金会共拨款125万元在梅州市开展助困关爱活动,加强与市关工委、市妇联等联合实施单位的沟通和联系,确保各项助困助学活动顺利有序开展;继续联合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开展关爱老兵志愿服务活动。(五)围绕中心助力文化振兴发展。为配合梅州召开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基金会捐款202万元支持广东汉剧精品剧目演出及摄制客家人物《曾宪梓》《田家炳》两部电视纪录片,助力梅州客家文化振兴发展。同时拨款55万元支持市山歌剧团、梅县山歌剧团开展文化惠民展演活动,推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六)表彰先进传递社会正能量。继续拨款41万元联合市妇联开展孝老敬亲好媳妇、自强不息好少年选树宣传活动;拨款90万元联合市科技局开展第三届叶剑英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活动。同时探索创新特色品牌项目,如联合市妇联建设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拨款90万元支持市民政局建设“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市级示范社会工作服务站。(七)以物呈文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一是支持梅江区剑英公园亭廊建设。拨款350万元在剑英公园建设一座长度约230米亭廊建筑和园中园小广场,进一步整体优化提升公园环境。二是支持梅县区梅南镇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修缮和红军驿道建设。2023年再拨款40万元完成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改造登山步道、扩建纪念广场等提升项目。同时拨款40万元用于省定红色村水美村红军驿道改造提升工程。三是支持梅州市(县、区)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建设,如支持梅县区畲江镇建设韬奋纪念大桥,改善交通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基金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遵守基金会《章程》和宗旨,在坚持开展五大类公益慈善品牌项目的基础上加强调查研究,扎实推动基金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助推公益慈善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做好资金保值增值。到2023年底至2024年初,基金会定期存款将陆续到期,但当前银行利率持续下行,基金会将切实做到严管、细管、精管,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情况下,积极与各家银行商定定期存款方案,争取利息收益最大化,做好到账本金的存储增值工作。二是继续加强品牌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公益慈善品牌项目;注重过程监督,根据项目进度拨付资金,严格监督捐赠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是继续加强项目创新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五大类公益慈善品牌活动。不断适应新形势,加大挖掘力度,创建更多符合梅州实际,更多能够为人民谋幸福的品牌项目。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字数限制在1700字内。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