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组织公示
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
2017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10日
单位名称:
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
登记证号:
0127
成立时间:
1991-07-18
性 质:
公募基金会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理事会召开情况
理事会召开情况
理事会成员情况
理事会成员情况
理事会成员情况
监事情况
内部制度建设
党组织建设情况
年度登记、备案事项办理情况
专项基金、代表机构、持有股权的实体及内设机构基本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专项基金情况
代表机构情况
持有股权的实体情况
内设机构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备案情况
公益事业/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情况
计算有关比例的情况说明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本年度开展的援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他扶贫活动情况
2018年度计划开展的援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他扶贫活动情况
涉外活动情况
对外活动主要成绩、问题和管理政策建议
重大公益慈善项目收支明细表
重大公益慈善项目大额支付对象
由基金会作为受托人的慈善信托情况
委托理财
投资收益
基金会的关联方
基金会与关联方交易
关联方未结算应收,预付,应付,预收项目余额
应收款项账龄
应收款项主要客户
预付账款账龄
预付账款客户
应付款项
预收账款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公开基本信息
公开工作报告摘要及全文
公开募捐信息
公开公益慈善项目信息
公开其他资金信息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监事意见
业务主管单位审查意见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正确填写各项信息,数据项请填写阿拉伯数字,若无表格项信息,请填写“0”;
2、其他非数据项,请用文字填写,若无表格项信息,请填写“无”。
7.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用文字描述本基金会本年的成绩和不足:
2017年,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各项工作围绕第四届理事会第7次会议提出的“规范发展年”主题,在主管单位深圳市民政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各界公益伙伴和捐赠人的大力支持及关注下,理事会和秘书处坚持“规范优先、稳步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广东省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为契机,按照“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要求,推进机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与透明化建设,获得广东省社会组织评估最高级5A评级的同时业务模式进一步清晰、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基金会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成功筹办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基于中国慈展会成长起来的品牌活动,作为一个国家级、开放性的公益创投平台,从2012年至2016年,已经连续举办5届,为推动中国的公益创投实践开展了许多前沿探索,资助和培育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创新公益慈善项目。2017年举办的第六届大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承办。本届大赛以“公益创投,支持有效社会创新”为主题,紧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的六类慈善活动及联合国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通过项目竞赛遴选和资助兼具有效性和创新性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以“公益创投”的专业方法,为参赛项目提供成长规划、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等系列陪伴成长服务,为参与社会创新行动的组织和团队提供平台式的系统支持,并以“社创种子培育计划”和“拾点公益募捐计划”两大创新举措帮助参赛项目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传播先进的项目运作模式和理念,汇聚多元化公益创投资金,推动跨界力量参与社会创新。(一)第六届大赛从2017年4月启动筹备工作,在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深圳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历经筹备阶段、征集阶段、入围赛、晋级赛、决赛等环节,在9月24日落下帷幕,各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第六届大赛于2017年7月12日在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启动,并通过线上联动传播和线下巡回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北京、苏州、成都、桂林、长沙等全国15个城市举办了卓越案例分享会,动员广大公益伙伴的支持和参与;7月12日至8月12日申报受理期间,共计1617个项目成功参赛,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参赛数量较上一年增长47%;在入围赛阶段,大赛组委会建立了5个评审小组,针对申报材料制定了量化的评价体系,对所有入围项目进行逐一评分,共有104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成为“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项目”;晋级赛阶段采用互联网联合劝募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考核参赛项目的专业性也考虑到参赛项目的社会影响力,104个项目共同发起“拾点公益”联合劝募行动——共计筹集善款达547.13万元,捐款人次达7.78万,结合专家评审最终产生30强项目晋级决赛;最后决赛阶段采用特训营+路演评审的方式进行,30强项目负责人获邀参加于2017年9月19日至24日在深圳举办的“社创种子特训营(三期)暨决赛路演评审会”,在共同参加集训后竞逐金银铜奖,其中包括金奖10个、银奖10个和铜奖10个,分享270万园公益创投资助金。(二)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传播推广情况:本届大赛自媒体建设成效斐然,基于用户快捷方便获取大赛一手消息的需求,微信公众号成为官方信息的主要发布渠道。据统计,官方微信平台共编发了42条消息,阅读量达10多万,关注人数达到 8000 余人,在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公益慈善类公众号影响力排行中持续名列前茅,最高排名全国第3名。建立新闻中心和网络传播渠道,对大赛进行了KOL传播。搜索引擎上有关“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相关词条约1,050,000个,在各大网络及报纸媒体发表大赛相关原创新闻稿30余篇,相关新闻报道近1000条。(三)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工作亮点:1.全国首创“有效社会创新五阶评价体系:一是针对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二是产生显著且可测评的效果;三是充分考虑投入产出的高效率;四是避免带来新的社会问题;五是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和运行模式。2.提出六大激励措施,搭建创投支持体系。为搭建完整的创投支持体系,本届大赛提出六大激励措施,包括:一是资助金:向30强项目提供170万基础创投资金(金奖10名各10万元、银奖10名各5万元、铜奖10名各2万元);二是新玩法:向100强项目提供100万元网络募捐激励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还将提供近3亿元配捐资金);三是特训营:向参赛项目提供价值30万元线下集训和线上分享;四是好导师:邀请公益大咖、实务领袖手把手辅导项目提质增能;五是资源库:纳入中国慈展会100亿级慈善资源供给侧优先对接名录;
工作总结:
2017年,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各项工作围绕第四届理事会第7次会议提出的“规范发展年”主题,在主管单位深圳市民政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各界公益伙伴和捐赠人的大力支持及关注下,理事会和秘书处坚持“规范优先、稳步发展”的工作理念,以广东省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为契机,按照“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要求,推进机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与透明化建设,获得广东省社会组织评估最高级5A评级的同时业务模式进一步清晰、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基金会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成功筹办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基于中国慈展会成长起来的品牌活动,作为一个国家级、开放性的公益创投平台,从2012年至2016年,已经连续举办5届,为推动中国的公益创投实践开展了许多前沿探索,资助和培育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创新公益慈善项目。2017年举办的第六届大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深圳市民政局主办,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和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承办。本届大赛以“公益创投,支持有效社会创新”为主题,紧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的六类慈善活动及联合国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通过项目竞赛遴选和资助兼具有效性和创新性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以“公益创投”的专业方法,为参赛项目提供成长规划、能力建设、资源链接等系列陪伴成长服务,为参与社会创新行动的组织和团队提供平台式的系统支持,并以“社创种子培育计划”和“拾点公益募捐计划”两大创新举措帮助参赛项目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传播先进的项目运作模式和理念,汇聚多元化公益创投资金,推动跨界力量参与社会创新。(一)第六届大赛从2017年4月启动筹备工作,在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深圳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历经筹备阶段、征集阶段、入围赛、晋级赛、决赛等环节,在9月24日落下帷幕,各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第六届大赛于2017年7月12日在深圳市民中心正式启动,并通过线上联动传播和线下巡回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在深圳、北京、苏州、成都、桂林、长沙等全国15个城市举办了卓越案例分享会,动员广大公益伙伴的支持和参与;7月12日至8月12日申报受理期间,共计1617个项目成功参赛,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参赛数量较上一年增长47%;在入围赛阶段,大赛组委会建立了5个评审小组,针对申报材料制定了量化的评价体系,对所有入围项目进行逐一评分,共有104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成为“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百强项目”;晋级赛阶段采用互联网联合劝募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考核参赛项目的专业性也考虑到参赛项目的社会影响力,104个项目共同发起“拾点公益”联合劝募行动——共计筹集善款达547.13万元,捐款人次达7.78万,结合专家评审最终产生30强项目晋级决赛;最后决赛阶段采用特训营+路演评审的方式进行,30强项目负责人获邀参加于2017年9月19日至24日在深圳举办的“社创种子特训营(三期)暨决赛路演评审会”,在共同参加集训后竞逐金银铜奖,其中包括金奖10个、银奖10个和铜奖10个,分享270万园公益创投资助金。(二)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传播推广情况:本届大赛自媒体建设成效斐然,基于用户快捷方便获取大赛一手消息的需求,微信公众号成为官方信息的主要发布渠道。据统计,官方微信平台共编发了42条消息,阅读量达10多万,关注人数达到 8000 余人,在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公益慈善类公众号影响力排行中持续名列前茅,最高排名全国第3名。建立新闻中心和网络传播渠道,对大赛进行了KOL传播。搜索引擎上有关“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相关词条约1,050,000个,在各大网络及报纸媒体发表大赛相关原创新闻稿30余篇,相关新闻报道近1000条。(三)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工作亮点:1.全国首创“有效社会创新五阶评价体系:一是针对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二是产生显著且可测评的效果;三是充分考虑投入产出的高效率;四是避免带来新的社会问题;五是可持续的资源供给和运行模式。2.提出六大激励措施,搭建创投支持体系。为搭建完整的创投支持体系,本届大赛提出六大激励措施,包括:一是资助金:向30强项目提供170万基础创投资金(金奖10名各10万元、银奖10名各5万元、铜奖10名各2万元);二是新玩法:向100强项目提供100万元网络募捐激励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还将提供近3亿元配捐资金);三是特训营:向参赛项目提供价值30万元线下集训和线上分享;四是好导师:邀请公益大咖、实务领袖手把手辅导项目提质增能;五是资源库:纳入中国慈展会100亿级慈善资源供给侧优先对接名录;
字数请控制在800-1700字以内!
Temp_XxJjhNb2017_Gz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