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业务活动总体情况:一、继续教育培训班举办情况:2022年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包括心脑同治专委会、抗衰老专委员会、头痛专委员会、双心康复专委会、护理专业委员、慢病护理专委会、肾脏病专委会、老年病防治专委会主办或承办超过10场学术会议,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参会人员来自广东省各地医务人员,包括基层的医务人员; 担任授课的专家多为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代表性传承人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学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学术水平居于全国先进水平,得到参会学员一致的好评。二、组织建设:2022年,头痛专委会、心脏血脉病专委会成功换届,第二届委员会成功组建,专委会规模与学术水平都有了进一步提升;沈氏女科流派专委会成立,为流派的学习者与继承者建立了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沈氏女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我国医学流派的纵深发展。三、各分支机构积极投身科研创新,论文发表、研究课题、专利发明、发表编著,百花齐放。四、各级会员,响应国家与医院的号召,投身疫情防控一线,大力支持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2023年工作计划:一、 提升学会学术水平:以持续提升学会学术水平为导向,高质量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为契机,有效实现传统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提升学会的影响力。2023年发展3-5个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委员会,往多学科纵深发展;传承邓老学术思想,拟筹建邓铁涛学术思想与疑难病研究专业委员会。拟成立传统医学青年发展基金,推动青年致力于传统医学传承与创新研究;拟成立中医传统疗法发展基金,鼓励发掘或发展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传统技法,进行应用与推广,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继续开展年度评优活动、科技进步奖、首席专家的推荐和评比,激发广大会员传承创新的积极性;编写岭南民间特色疗法、单方、验方手册,促进传统医学的传承;进一步推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造福百姓。 二、 发展学会多元化业务: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培训班,将学员对象扩大至社会面、家庭,让更多的非医学人士有机会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做自己的“家庭医生”;开展师承、确有专长相关培训及业务,帮助热心传统医学的非医人士,系统学习传统中医药知识;推进建立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南药种植基地,中医特色疗法示范基地。 三、 推动健康科普公益活动:开展2023年“传统医学保健护航”系列义诊活动,让人民大众近距离感受传统中医药的魅力;持续开展邓老发起的“超百岁老人”工程,宣传健康的养生方式,以“寿而康”为目标;多形式开展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助力人民大众形成科学的传统中医药学健康观;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加强与边远地区的合作,推动当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应用。 四、 完善学会的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单位会员,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吸收更多优秀的个人会员,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完善学会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更新相关管理制度。根据《章程》要求,定时召开会员代表大会、理事、常委理事会议、监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