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2022年,广东省审计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服务全省审计工作大局,在重点课题研究、学会自身建设和审计科研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审计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广东省审计学会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对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确保审计理论研究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在课题管理、课题研究、成果发表等各项工作中,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发挥积极作用。二、做实研究型审计,推动广东审计工作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审计理论研究的层次和质量,推动把审计理论研究列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普通立项项目。成功立项审计理论研究省社科哲学类课题6个。二是组织开展年度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围绕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围绕“财政审计相关研究”等5个方向开展了相关专题研究,收到80多份立项申报书,对35个课题组予以立项。三是强化审计实务研究。倡导“审计员也是研究员”“审计组也是课题组”的理念,将课题研究寓于具体审计项目实施中。四是组织申报并参与审计署年度重点课题及专题研讨会。2022年,组织全省审计人员开展“1982年宪法确立审计监督制度四十周年”为主题的理论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对征集论文进行评选,向审计署推荐专题研讨论文3篇,取得良好效果。三、坚持政、产、学、研融合,科研协作协同育人。一是积极探索校政合作新模式。目前,已和南京审计大学等6所院校建立了合作机制,与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及珠海市政府分别合作成立了“国家审计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 和“南京审计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珠海)”2个审计研究基地。二是与高校联合共建协同育人平台,打造审计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2022年,依托我厅举办年度计理论与实务研究骨干培训班,有关省属单位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审计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围绕如何做好新时代审计研究工作、开展研究型审计,从“审计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等4方面进行了学习探讨并观摩了审计专硕共享课堂案例大赛,取得良好的效果。四、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加强宣传交流,助力审计科研工作发展。积极打造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为审计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加强省审计学会自身建设。2022年学会秘书处组织修订完善了学会部分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会的管理,更好服务会员。二是以省审计学会为依托,建立了省级理论研究人才库和省级审计理论研究专家库,成员既有来自省内各地审计理论研究骨干,也有高等院校、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机构等单位行业领军人物及专家学者,审计科研力量体系不断增强,审计科研队伍不断壮大。三是充分用好《广东审计》杂志,扩大审计工作的影响力。主动向会员单位和广大审计科研工作专家学者约稿,聚焦研究型审计,在“业务交流”“审计案例”“理论研讨”等栏目对相关经验做法进行了深入报道,不断提升杂志的政治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审计理论研究骨干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审计理论研究骨干培训班,召开审计青年论坛、与高校合作培养审计专硕等途径,强化青年审计研究骨干力量的培养;优化审计理论研究专家库,建立高等院校和外部科研机构审计研究专家学者参与国家审计实践和研究的机制。计划4-5月组织一次审计青年论坛、7-8月举办一期审计理论研究骨干培训班、11月组织一次粤港澳审计论坛。二是继续办好《广东审计》杂志。主动定向约稿,不断提升杂志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三是推动学会工作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服务作用。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与会员的联系和为会员服务工作,主动加强与各市审计学会及有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积极组织理事和会员开展活动,计划按章程规定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一次理事会、两次常务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