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自主研发名医云诊互联网平台。集“物联网 大数据 AI智能 智慧医疗”领先技术于一体,为患者打造远程问诊、预约挂号、找名医专家、找目标医院、电子处方、购药送药、绿色就医通道等一站式就医服务。 (二)打造医养合一五法平衡健康管理体系。联合中医知名专家教授创造了全国首个医养融合五法平衡健康管理体系,采用医养五大诊法以及医养五大辨法找到人体疾病根源,判断身体疾病的隐患,根据疾病建立医养五大型法干预模型,结合医养五大配法、医养五大调法、医养五大疗法、生命五字真法以及“骨经正好手法”等干预措施综合诊治。 (三)围绕基础病及慢性病,构建了五法三维五高干预管理体系。围绕糖尿病、痛风(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常见基础病、慢性疾病,在医养融合五法平衡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五法三维五高健康干预管理体系,通过三维筛法、三维检测进行综合诊断评估分析找到病源,结合三维脏腑、三维经络,从而建立三维模型,并使用三维调法、三维疗法、三维活法等进行干预。 (四)参与举办第六届中国(广州)国际健康养老产业博览会、第十一届广东省医养融合高峰论坛。 8月27日上午,由广东医学会指导,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组委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联合主办的“五维人生 让生命绽放”第十一届广东省医养融合高峰论坛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4.2馆主题论坛区圆满举办。 (五)与高校共建医养融合产学研转创实训基地,为医养机构输送人才。养老促进会分别与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高等院校共建产学研转创实训基地,开展药食同源产品研发、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产品临床实验,以及老人营养膳食、老人基础病和慢病健康干预等项目合作。 (六)制定及发布团体标准,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制定及发布了题为《基于睡眠剥夺致免疫力低下小鼠模型的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的评价方法》的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筹备成立党支部。在会员企业中加强宣传,推荐优秀党员,筹备成立党支部。 (二)设立两大委员会。筹备成立“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药膳食品标准化委员会”、“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名优中医健康调理委员会”作为分支机构。 (三)名医云诊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应用 打造一批标杆企业。选择相关养老院、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康复中心、护理院等为试点,融入名医云诊互联网平台,为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并打造一批标杆企业,不断复制孵化。 (四)设立医养融合五法平衡健康管理体系体验馆。按照医养融合五法平衡健康管理体系的内容,选择相关会员企业为试点,设立“医养融合五法平衡健康管理体系体验馆”。 (五)筹备举办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健康养老产业博览会、第十二届广东省医养融合高峰论坛。筹备举办拟定于2023年8月25-27日在广交会展馆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以及“第十二届广东省医养融合高峰论坛”活动。 (六)完成团体标准项目的制定及发布。重点完成《聚乳酸制一次性可降解无纺布医用护理垫单巾》、《人体肠道菌群移植的健康供体筛选规范》两大团体标准的编制及发布工作,并不断开拓其他团体标准项目。 (七)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医养融合产业学院为基础,加强“政会校企”产学研转创项目落地。主要开展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医养产业规划、团体标准制定、亚健康及慢病调理、医疗康复设备应用、岗前培训、人才输送、创富技能大赛等业务,以“政会校企”的合作模式,实现产学研转创,打造药食同源品牌,带动乡村振兴。 (八)加强医养人才技能培训力度,为粤港澳大湾区医养机构输送人才。加大力度开展医养人才技能培训,提供《中医健康管理师》、《中医康复理疗师》、《心理咨询师》、《亚健康调理师》、《中医食疗调理师》、《皮肤健康管理师》等培训认证服务。 (九)与广东省各地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开展医养融合养老产业规划等合作。 与云浮市、韶关市、肇庆市、东莞市、惠州市、佛山市等各地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接,开展医养融合养老项目规划、招商引资、人才培训、产品研发、品牌打造等项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