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体理事监事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梅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严格遵守基金会《章程》和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开拓创新,主动担当作为,齐心协力,砥砺奋进,持续推进五大类公益慈善品牌项目,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梅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一)持续加强思想建设。一年来,基金会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始终坚持每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定期组织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省社会组织管理局的线上业务培训和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形式,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基金会组织全体人员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二)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基金会严格按照省社会组织管理局6月14日到本会调研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换届筹备和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准备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建立了中共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临时支部委员会,确保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推动基金会健康发展。(三)全力助推教育振兴发展。基金会拨出367万元联合市教育局、嘉应学院等单位和部门在全市开展奖教奖学活动,激励广大教师安教乐教,鼓励学生励志成材,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提升梅州教育质量。(四)情系民生开展助困关爱。为全力支持梅州救灾复产工作,基金会捐款600万元乡村振兴和救灾复产资金由梅州市委、市政府统筹安排。基金会还继续联合市关工委、市总工会、市妇联等单位,于8月底全面发放160万元“叶剑英基金助困助学金”。同时,继续联合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开展关爱老兵志愿服务活动。(五)褒扬典范弘扬社会正能量。一年来,基金会继续支持开展梅州市道德模范、孝老敬亲好媳妇、自强不息好少年选树宣传活动;联合市科技局开展第二届叶剑英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活动;同时,还探索创新了一系列特色品牌项目,如联合市妇联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巡讲活动100场;支持市民政局建设“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市级示范社会工作服务站;支持市文联评选叶剑英基金文艺奖等。(六)创新推动乡村振兴项目。一是支持梅江区剑英公园亭廊建设。从2021年11月开始支持打造提升剑英公园,第一期“一亭三廊”工程已于2022年6月底完工,目前正有序推进第二期工程建设,建设一座长度约230米亭廊组合的建筑,总投资约418万元。二是支持叶剑英元帅家乡建设。捐款45万元支持叶帅家乡雁洋镇虎形山步道和雁上村党群服务中心精神文明活动场所建设。三是支持梅县区梅南镇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修缮。今明两年共捐款80万元支持实施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提升项目。四是捐款100万元用于畲江镇韬奋纪念大桥建设,捐款20万元支持梅县区松口镇中山公园叶剑英纪念长廊叶帅诗词文化建设等。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基金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坚持开展五大类公益慈善品牌项目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和创新,积极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全力助推梅州苏区振兴发展。一是积极转变工作方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工作方式上进行转变,包括以扶为主向以奖为主转变;以虚为主向以实为主转变;以外为主向以内为主转变。二是切实管好用好资金。逐步建立健全基金会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慈善法》、本会《章程》等相关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和运作公益慈善项目。三是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保证信息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传播正向能量,有效提升基金会的品牌影响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字数限制在1700字内。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