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开展承诺服务和信息公开活动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等。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2、表格填写限制1500字内,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档在此表下方的“其他说明”处上传文件。
3、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3年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500字)
一、2022年总结(一)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相关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领导部门组织的包括广东国际水展、创交会系列活动之“绿色循环低碳”、科技成果系列对接会、2022沈阳“最美和平”投资说明会等一系列活动。(二)壮大合作伙伴,增强平台实力。5年来不断加强服务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吸纳合作单位和专家加入,截止至2022年底,拥有10位荣誉主席顾问,190名特聘专家,400多家成员单位,走访了60余家成员单位和数十家兄弟协会、联盟。(三)打造品牌活动,汇集多方资源。为增强联盟平台的作用,整合行业资源,进行高精准的对接与服务,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打造了企业家菁英沙龙、技术交流会、创交会系列活动之“绿色循环低碳”成果对接会、环保大讲堂、企业互访等品牌活动,现已经成为了研究院线上线下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渠道。(四)开展产学研之旅,促进技术成果对接与合作。为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合作,走访华中山大学环境学院、南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促进多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与山东建筑大学资源与环境创新研究院陈飞勇院士团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智慧低碳社群建设发展创新研究院。(五)产业考察,为环境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协助缓解各地方政府的环保压力,协助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研究院多次组织考察团前往各地进行环保产业考察与调研,为政府建言献策,提供解决方案与建议,先后前往山东沾化、陕西神木、沈阳和平、湖北荆州、山东青岛、贵州六枝等地调研园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情况。(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支部牵头与联盟的工作者以及会员单位代表原汁原味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报告,认真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结合各个企业遇到的瓶颈展开交流,参与“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会议有30余人,有20家企业参与。 二、2023年发展规划(一)以技术为导向,解决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以节能环保行业、河湖生态治理、水资源研究的共性、关键技术为重点, 结合合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与社会资本力量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行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开发若干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保证产业持续健康跨越发展,并形成产业化、标准化。(二)加强与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的合作。共建开放、共享、网络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形成协同、开放、绿色、共享发展的创新优势机构。(三)建立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信息资源库通过建立和完善的合作攻关机制,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多元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推广一批既能拉动内需、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共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研究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四)实施科技交流和技术推广活动、人才培养的计划。安排加强与合作院校、科研机构交流学习,定期组织企业成员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管理层培训。定期开展专题论坛、技术研讨会、科技成果信息发布会、技术培训与讲座、技术创新合作洽谈会、企业需求对接会和国际交流活动,以及发布行业资讯专题报告等。 (五)积极参与行业标准规范的立项与编制工作,为完善行业管理做出更多贡献。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结合研究院发展的实际情况,参与制定《团体标准管理法》,以研究院为主体,发起成立的三个联盟企业为支撑,规范团体标准编制程序,开展行业团体标准制定发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