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社会组织公示
东莞市蓝天关怀公益服务中心
2019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9日
单位名称:
东莞市蓝天关怀公益服务中心
登记证号:
110039
成立时间:
2011-11-15
性 质:
民办非企业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党建工作情况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及工作计划简要
本年度年度开展援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他扶贫活动情况
下年度计划开展援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他扶贫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公益活动支出
接受捐赠资助和使用情况
举办展览会、交易会、研讨会、培训、评比达标表彰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审查意见
接受监督管理情况
东莞市民政局
东莞市民政局
东莞市民政局
东莞市民政局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开展承诺服务和信息公开活动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等。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2、表格填写限制1700字内,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档在此表下方的“其他说明”处上传文件。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700字)
2019年是机构成立的第八年,也是机构改革换新的一年;回顾机构在这一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12月,机构共有社会服务人员59人,集中在禁毒、司法、社综、智网工程等服务领域,分别派驻长安、东城、望牛墩、莞城、松山湖等镇街;机构具备督导助理、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元化人才。一、常态工作系统化 2019年,全年常态工作更加系统化,一共完成了以下工作:开展12场内外部培训,开展4场次工作总结会议,2次岗位评估、1场项目结项会议,最后在宣传工作方面:各服务点媒体宣传报道218篇,其中省级媒体78篇,市级媒体报道114篇;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380篇。通过每项常态工作,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总结归纳。二、机构稳步发展情况(一)在内部管理方面1、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本年度,机构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强化信息管理工作,一方面完善了机构信息管理机制,另一方面指定专人负责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的日常更新与维护 2、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机构不断制定工作指引、简化行政工作内容,强化服务人员能力,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各服务点服务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 3、做好党支部日常管理工作。机构党支部紧跟社会组织管理局党委的步伐,根据党委的工作指引,积极完成下发的工作通知与任务,积极组织党员同志参加扎根一线,在一线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贡献。4、做好专业人才培训工作。人才是机构赖以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机构一直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建设,除了不断完善机构人才建设激励机制,也根据同工的特点、兴趣爱好与能力,设计不同类别的培训方案,并组织同工按期参加相关培训。如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组织交流学习会等。本年共组织或参与各类培训12场次。 (三)在服务管理工作方面 1、总体服务量平稳。2019年,机构个案数量 311个,探访772 人次,即时辅导694人次,开启个案10 个,跟进个案 123 个,结案21个;开展小组21个,共126节;开展活动 84 个,服务人次 36438 人次,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181人次,服务485小时。服务重点主要集中在社区、智网工程、禁毒、司法等领域。2019年机构服务点规模和领域有所减少也有新增,服务点的服务量呈稳定趋势。 2、做好服务管理与监管工作。2019年,机构继续以服务系统为基础,完善服务管理程序。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执行每月档案检查制度,保证服务系统档案的规范性。同时,机构强化对服务的监管工作。 3、做好评估与考核工作。2019年,机构接受第三方评估工作共2次,包括:2018年东城禁毒项目评估,长安司法岗位评估、松山湖智网工程评估。 下一年工作计划: (一)确保机构运营稳定 一是保证新旧服务点的人员稳定性,拓宽现有招聘渠道,不断招纳人才,扩充服务团队 二是注重与专业院校的对接工作;社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是行业新鲜血液的主要来源,注重与专业院校的对接工作,能较大程度的吸收行业新鲜血液,促进人才稳定。 三是了解员工需求,做好现有社工人才的管理工作;做到人性化管理,增强管理层与一线同工之间的沟通,做好人文关怀工作。 (二)提升服务管理与服务成效测评工作 一是品牌项目的挖掘,由各个服务点进行品牌项目的挖掘、推进,完成“一站一品”工作,机构对项目的运作提供支持和监管工作; 二是内部资源共享化:建立内部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每位同工的专长,让同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快速成长。 三是培训督导精细化:培训是打造精英团队的一个重要途径,2020年机构将按照人员需求,制定实践实操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培训课程,让每位同工都能受益。 四是加强对一线同工的培训与指引,引导一线同工与中层管理人员一起共同配合做好该项工作。 五是资源连接平台化,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性思维,鼓励各个服务点进行项目申报,连接机构外的各项资源,辅助服务点服务项目的运作。
工作报告:
2019年是机构成立的第八年,也是机构改革换新的一年;回顾机构在这一年的发展,截至2019年12月,机构共有社会服务人员59人,集中在禁毒、司法、社综、智网工程等服务领域,分别派驻长安、东城、望牛墩、莞城、松山湖等镇街;机构具备督导助理、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元化人才。一、常态工作系统化 2019年,全年常态工作更加系统化,一共完成了以下工作:开展12场内外部培训,开展4场次工作总结会议,2次岗位评估、1场项目结项会议,最后在宣传工作方面:各服务点媒体宣传报道218篇,其中省级媒体78篇,市级媒体报道114篇;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平台380篇。通过每项常态工作,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总结归纳。二、机构稳步发展情况(一)在内部管理方面1、做好信息管理工作。本年度,机构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强化信息管理工作,一方面完善了机构信息管理机制,另一方面指定专人负责机构网站、微信公众号的日常更新与维护 2、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机构不断制定工作指引、简化行政工作内容,强化服务人员能力,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各服务点服务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 3、做好党支部日常管理工作。机构党支部紧跟社会组织管理局党委的步伐,根据党委的工作指引,积极完成下发的工作通知与任务,积极组织党员同志参加扎根一线,在一线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贡献。4、做好专业人才培训工作。人才是机构赖以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机构一直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建设,除了不断完善机构人才建设激励机制,也根据同工的特点、兴趣爱好与能力,设计不同类别的培训方案,并组织同工按期参加相关培训。如入职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组织交流学习会等。本年共组织或参与各类培训12场次。 (三)在服务管理工作方面 1、总体服务量平稳。2019年,机构个案数量 311个,探访772 人次,即时辅导694人次,开启个案10 个,跟进个案 123 个,结案21个;开展小组21个,共126节;开展活动 84 个,服务人次 36438 人次,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181人次,服务485小时。服务重点主要集中在社区、智网工程、禁毒、司法等领域。2019年机构服务点规模和领域有所减少也有新增,服务点的服务量呈稳定趋势。 2、做好服务管理与监管工作。2019年,机构继续以服务系统为基础,完善服务管理程序。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执行每月档案检查制度,保证服务系统档案的规范性。同时,机构强化对服务的监管工作。 3、做好评估与考核工作。2019年,机构接受第三方评估工作共2次,包括:2018年东城禁毒项目评估,长安司法岗位评估、松山湖智网工程评估。 下一年工作计划: (一)确保机构运营稳定 一是保证新旧服务点的人员稳定性,拓宽现有招聘渠道,不断招纳人才,扩充服务团队 二是注重与专业院校的对接工作;社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是行业新鲜血液的主要来源,注重与专业院校的对接工作,能较大程度的吸收行业新鲜血液,促进人才稳定。 三是了解员工需求,做好现有社工人才的管理工作;做到人性化管理,增强管理层与一线同工之间的沟通,做好人文关怀工作。 (二)提升服务管理与服务成效测评工作 一是品牌项目的挖掘,由各个服务点进行品牌项目的挖掘、推进,完成“一站一品”工作,机构对项目的运作提供支持和监管工作; 二是内部资源共享化:建立内部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每位同工的专长,让同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快速成长。 三是培训督导精细化:培训是打造精英团队的一个重要途径,2020年机构将按照人员需求,制定实践实操和实效性相结合的培训课程,让每位同工都能受益。 四是加强对一线同工的培训与指引,引导一线同工与中层管理人员一起共同配合做好该项工作。 五是资源连接平台化,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性思维,鼓励各个服务点进行项目申报,连接机构外的各项资源,辅助服务点服务项目的运作。
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简要字数限制1700字以内
广东省民政厅制
Temp_XSmfnb2019_Ndgz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