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组织公示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
2024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8日

单位名称:广东省电动车商会

登记证号:1886

成立时间:2015-05-21

性 质:行业协会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分支机构情况表格数量,根据《基本信息表》填写“分支机构数”自动生成,若表格显示不正确,请核实修改《基本信息表》数量,再继续填写此表;
2、正确填写各项信息,数据项请填写阿拉伯数字;
3、其他非数据项,请用文字填写。
4、“主要业务活动概述”字数限制在400字内。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注意提醒:根据您表1《基本信息表》里面填写的“分支机构数”为3。若数量为0的情况,此页无需填写,直接储存即可。
(四)机构设置情况
1、分支机构情况表
名称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法律专业委员会 机构类型 分支机构
业务范围 帮助会员企业了解电动车法律法规,协助会员企业应对疫情经济下不确定因素及经济纠纷。
设立方式 会议通过 设立时间 2022-06-09
是否在协会网站公开
住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广州本土中心一楼-502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 邮编 510000
负责人 姓名 邓湘林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学历
任职程序 手机
财务管理 财务核算
专项基金 原始数额(0)元,2024年末余额(0)元
(专项基金管理机构填写本栏)
业务活动
2024年度主要业务活动概述:
(一)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每周五下午,商会法律专委会工作成员在商会秘书处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重点围绕会员企业对电动车行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相关法律问题。 (二)开展企业走访工作。法律专委会工作成员及时了解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为会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等提供法律意见和方案。 (三)举办法制宣传活动。本专委会定期面向各会员企业征集法律讲座主题,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宣传讲座,普及日常生产经营涉及的法律知识,增强会员企业的法律意识。 (四)提供法律培训服务。每年举办一次法律培训沙龙活动,及时为各会员企业量身制定相关的行业自律标准规范,为会员企业良性健康的经营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名称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代驾车专业委员会 机构类型 分支机构
业务范围 行业规范与自律、质量监督与检测、合作交流促进、合规认证与品牌推广、政策对接与实施。
设立方式 会议通过 设立时间 2024-01-09
是否在协会网站公开
住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广州本土中心一楼-502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 邮编 510000
负责人 姓名 吴应生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学历
任职程序 手机
财务管理 财务核算
专项基金 原始数额(0)元,2024年末余额(0)元
(专项基金管理机构填写本栏)
业务活动
2024年度主要业务活动概述:
(一)行业规范与自律:通过制定《代驾车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企业合规生产与销售要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使用梯次电池等行为,推动市场净化; (二)质量监督与检测:联合质检机构开展线上抽样检测,依据国家标准(如GB 17761、GB/T 36972)核查电池容量、产品一致性等关键指标,督促不合格企业整改并移交监管部门处理; (三)合作交流与资源整合:组织企业研讨行业热点问题,推动电池、充电器等核心配件的供应链优化及集体采购,促进生产与配套企业协作; (四)合规认证与品牌推广:推行“广东优品”标贴制度,审核企业资质(如营业执照、信用记录、3C认证等),向社会公布合规企业名单,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产品; (五)政策对接与行业倡导:配合政府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政策,计划实施“免费充电惠民项目”等试点,并通过行业座谈、标准修订问卷调研等形式,推动行业与政策衔接。
名称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充换电设施专业委员会 机构类型 分支机构
业务范围 聚焦于行业规范、质量监督、资源整合及政策衔接,旨在推动充换电设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设立方式 会议通过 设立时间 2024-01-09
是否在协会网站公开
住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广州本土中心一楼-502 广东省电动车商会 邮编 510000
负责人 姓名 范炎聪 性别 出生年月
政治面貌 学历
任职程序 手机
财务管理 财务核算
专项基金 原始数额(0)元,2024年末余额(0)元
(专项基金管理机构填写本栏)
业务活动
2024年度主要业务活动概述:
(一)行业规范与标准制定:通过制定《充换电设施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等制度,打击低端劣质产品,推动行业自律;成员单位参与起草《电动自行车集中充换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等标准,明确技术要求和安全管理规范。 (二)质量监督与产品认证:联合广东质检院等机构开展技术检测,依据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核查产品质量,推行《广东省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产品推荐目录》,对符合标准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 (三)合作交流与资源整合:组织企业研讨行业痛点,优化供应链(如电池、充电器集体采购),搭建“一网统管”大数据平台,实现充换电设施的集中监控与消防预警。 (四)政策对接与民生服务:配合政府整治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的部署,推动“免费充电惠民项目”试点(如广州新车免费充电服务),协调企业与街道、社区对接充换电设施建设。
Temp_XSstnb2024_Fzjg_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