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广东省雁洋公益基金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体理事监事的共同努力下,严格遵守《章程》,秉承宗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整合多方资源,严格项目管理,创新工作方法,共拨款513万元用于开展五大类公益慈善活动,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梅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一)强化学习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基金会坚持支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要求全体党员主动学、深入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工作和服务实效;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活力,用心用情服务梅州公益慈善事业;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基金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在基金会的积极作用,促进基金会健康发展。(二)切实做好资金保值增值工作。基金会将到账本金3.3亿元分别与农业银行签订1.2亿元,年利率为3.1%的1年定期存款协议;与梅州客商银行签订9000万元,年利率为3.3%的1年定期存款协议。2024年5月28日将存于中国银行的1.3亿元(含历年利息结余)转存至交通银行,其中1.2亿元办理三年定期存款,年利率2.6%;1000万元办理6个月的大额存单,年利率1.9%。2024年12月底至2025年2月期间,基金会定期存款将陆续到期,基金会管理办公室积极了解咨询,汇集相关数据信息呈报理事会研究。(三)稳步推进各项公益慈善活动。一是持续助推教育振兴发展。2024年,基金会拨款130万元联合嘉应学院、市教育局等单位和部门继续在全市开展奖教奖学活动,激励广大教师安教乐教,鼓励学生励志成材,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梅州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助困关爱弘扬传统美德。基金会共拨款86万元在梅州市开展助困关爱活动,加强与市关工委、市妇联等联合实施单位的沟通和联系,于9月底全面发放“叶剑英基金助困助学金”;继续联合梅州市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协会开展关爱老兵志愿服务,给予健在的抗战老兵最贴心的关怀。三是围绕中心助推振兴发展。基金会支持市老干局实施剑英纪念长廊项目,优化提升老干部活动中心环境。拨款8万元支持市文联实施文艺“双精工程”,评选“叶剑英基金客家文艺奖”,助推梅州文化强市建设。四是以物呈文助力乡村振兴。基金会立足梅州发展实际,继续助力乡村振兴,重点打造红色纪念项目,拨款80万元支持梅南镇红军驿道和红军广场建设,更高标准打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场所,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支持梅州市(县、区)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建设,如支持五华县小都实验学校剑英纪念楼建设,改善提升教育基础设施。二、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基金会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干担当,改革创新,努力克服当前银行利率持续下行导致利息收入大幅减少的影响,坚持开展五大类公益慈善项目,为梅州公益慈善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一是严管精管资金。严密防范资金存储风险,切实做到严管、细管、精管,争取利息收益最大化;严格按照《慈善法》、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等对资金收支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强化项目过程监督,紧抓项目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二是探索创新项目。严格按照理事会决议继续在梅州深入实施五大类公益慈善项目,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项目方案,提升项目影响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深入调查研究,创建更多符合梅州实际,为人民谋幸福的品牌项目。三是提升品牌效应。牢牢把握基金会公益慈善项目实施进度,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借助更多优质的宣传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公开宣传基金会项目和活动开展情况,提升基金会的品牌影响力,带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字数限制在1700字内。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