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林学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
2020年工作计划
一、2019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学会发展能力。
1.加强学会管理。制定印发了《广东省林学会议事规则》等10管理制度,完善了学会内部工作机构,推进管理规范化。
2.完善学会组织建设。增补第九届理事会理事5名、常务理事1名;完成了森林经营等11个专业委员会的换届或组建。
3.推进学会管理信息化。开通并运行了学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及会员注册、资质认定、科技奖励、团体标准等管理系统。
(二)重视学术交流,强化科学普及。
1.成功主办省林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缅怀老一辈林学家,激励新一代林业人,探讨广东林业高质量发展。颁发了学会工作“终身贡献奖”、“首届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和“优秀学术论文奖”。邀请了张守攻、吴清平院士作主旨报告;32位专家作学术交流,400多人参加活动。
2.积极推进自然教育工作。与省林业局联合主办了首届“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为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授牌,为首个粤港澳自然教育联盟授旗,400余人参加讲坛。我省18个单位被认定为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6个单位13项自然教育课程列入自然教育优质活动课程,4个作品获“科普中国”2019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普微视频创新创业大赛奖。
3.加强学术交流与专题研讨。主办了粤港澳三地生态与健康生活圈建设学术研讨会、省林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和华南地区省级林学会联席会议,专题研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
4.组织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开展了2019年“科技进步活动月”和“林业科技活动周”活动,举行了以“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绿美南粤”为主题的活动周启动仪式等活动,参与人员达2000多人。
(三)拓展学会业务,扩大学会影响力。
1.规范资质认定。规范了资质认定流程,启动了资质的重新核定和认定,2019年重新核定和认定资质1040个。
2.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制定了科技成果评价办法,评价科技成果4项。
3.启动团体标准制定。通过了国家标准委的团体标准注册登记,首次发布了广东省林学会团体标准2项。
4.设立学会科技奖。设立了“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并报省科技厅等部门备案,评选出首届获奖项目11项。
5.积极举荐科技项目和人才。推荐的2项成果获第十届梁希林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第八届梁希科普奖(作品类)三等奖,1人获得第十五届林业青年科技奖;广东省林学会获得了中国林学会科普、组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6.评选确定了省林学会LOGO。开展了学会LOGO的征集评选,评选确定了学会标志,充分展示了广东省林学会的形象。
二、2020年重点工作
(一)积极推动支撑林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一核一带一区”和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的实施,组织开展林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专题调研。
(二)继续强化学会的学术交流功能。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围绕广东林业发展的战略问题、热点问题和关键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研讨。
(三)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林业科技服务。组织开展林业科技下乡、技术指导、现场培训以及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等服务;开展广东省林业乡土专家评选认定,加强基层实用技术人才培训。
(四)加快推进自然教育和科学普及。积极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导师培训、品牌培育等;联合承办“第十四届广东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林业科普专题赛。
(五)切实加强资质的监管。加强对省林学会认定资质的监督和管理,开展资质的专题检查和抽查,出台资质监管相关监管办法,建立诚信制度,保证资质证书的含金量和信誉。
(六)继续加强学会建设与管理。完善省林学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化信息化服务功能。继续做好学会会员的登记注册,进一步做好会员服务。
(七)加强省林学会党组织建设。抓紧成立省林学会党组织,加强学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019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0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