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工作总结: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协会成立于2014年,在五年间,第一届理事会带领着会员们以发展孤独症康复教育事业为使命,积极联合国内外孤独症专家力量,打造专业发展服务平台,加强行业间的交流,多层次、全方位地推动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19年,在协会成立的第五个年头,首届理事会的工作圆满完成,向全体会员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在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广东省孤独症康复协会于12月7日-8日顺利举行了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会上邹小兵会长作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总结,彭彧监事长作监事工作总结及财务审计报告,全体会员完成了对章程修订的表决以及第二届理事会成员的无记名投票选举,并在理事会和监事会会议上选举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监事长,协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根据新任会长樊越波主任分析,第二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具有高学历(博士占比43%,硕士以上学习占比76%),高职称(高级职称占比67%),多专业(医学、康复、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的特征,既有长江学者,也有深耕一线服务的医生、治疗师、教师。藉由换届大会的契机,协会于2019年12月7-8日举办了2019广州自闭症跨学科论坛,本次论坛共邀请了国内外的24名专家学者进行分享。来自全国11个省份26个城市的参会人员齐聚一堂,与国内外的讲者共同学习与探讨,进行跨学科、跨地区的交流。在主论坛中,邹小兵教授分享了对自闭症的重新认识,意义深远,启发着我们重新思考在筛查、诊断、评估、干预、教育与支持方面应该如何调整。在筛查诊断评估方面,樊越波会长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高度异质性出发,分析了筛查诊断评估的意义和挑战,并系统梳理了适用于筛查、诊断及康复教育评估的工具。Dr.SheriStronach和邓宝仪女士也专门分享了言语、语言和社交沟通方面的评估工具。在分论坛中,18名讲者分别就筛查诊断评估、循证干预技术、融合教育与支持三个主题分别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多元的分享内容充分体现了2019广州自闭症跨学科论坛的理念,以跨学科的方式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探讨,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从早期筛查诊断到成年自闭症人士的支持,贯穿个体的发展轨迹全方位地为自闭症群体提供综合的循证的支持。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两天的会议干货满满,既有国际前沿理论刷新认识,又有实用的干预方法和策略指导实践,并期待协会举办更多的优质培训。此外,为提升国内自闭症的诊断水平,推动实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目标,本协会连同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华南师范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于2019年5月和11月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分别举办了两期“自闭症权威诊断工具ADOS和ADI-R临床实操课程”,共计32人参加,学员们通过讲师示范、小组练习和个案实操学习了两项诊断工具的操作方法及计分标准,培训效果获得广泛好评。二、2020年工作计划:依照协会新任会长樊越波主任提出的工作规划,协会将从自身发展、宣传倡导、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科研推动五大方面努力,推动自闭症康复教育行业的发展。2020年,协会在自身发展方面,希望能通过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加深理事会成员之间的认识与合作,明确协会各位副会长的职能,以工作组形式组织理事会成员共同开展科研协作、宣传倡导、人才培养等工作。在宣传倡导方面,协会希望在2020年能进一步向社会倡导对自闭症人士的优势能力的关注,着力解决自闭症人士步入成年后的就业问题,并联合企业探索如何提供职业培训与支持。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方面,协会将在2020年继续举办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专业人士培训课程以及学术研讨会;并为有需要的会员单位及其他机构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助力自闭症康复教育行业的专业发展。在科研推动方面,协会将与华南师范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合作,连同多家会员单位及个人会员所在的单位,探讨成立科研合作联盟的可行性,并筹备开展多项合作研究。我们衷心希望在樊越波会长及新一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协会能继续整合协会资源、推动多学科合作,多层次、全方位地推动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2019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0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