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山市职工解困基金会紧紧围绕中山工会工作大局,严格遵循基金会章程,在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的指导下,勇于探索,求真务实,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我市“送温暖工程”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的进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受广大职工群众的好评。
一、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牢牢把握十九大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各项工作,坚决筑牢思想基础。基金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进一步发挥职工解困基金会的资金募集作用,深入实施职工帮扶项目,为新时代职工帮扶服务作出新贡献。
二、加强管理,确保基金会运作有章可循。
2019年,我们着力于加强帮扶资金专用帐户和困难职工档案台帐管理,继续完善帮扶资金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帮扶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对资金管理方面,实行宏观上动态控制,微观上严格要求,从上到下严格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资金工作继续呈现出管理规范、安全运作、资产增长的态势,保证了各项帮扶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效运作。
三、多方筹集资金,为基金会奠定坚实的资金基础。
资金是职工解困基金会开展各项帮扶解困活动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着基金会的生存和发展。2019年,我们将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列为头等重要的工作。在市总工会的统一部署下,精心组织策划我市第二十四个职工解困月活动,动员和组织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各界热心人士,弘扬团结互助精神,献出一份爱心,踊跃捐款,帮助身边困难职工们渡过暂时的困难,形成“手拉手,心连心,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的浓厚社会氛围,共筹得善款954108.18元,为基金会拓展扶贫领域,实施“送温暖工程”,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四、坚持开展帮扶解困活动,实现“送温暖工程”的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
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协助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困难,促进职工队伍稳定,构建和谐中山是基金会的重要职责。一年来,基金会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解困工作,为切实做好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进一步健全了三级特困职工档案,坚持“两节慰问”工作。坚持做好工会帮扶服务品牌,扎实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困难帮扶等服务,全年共发放慰问金1605000元,其中困难职工临时救助1584000元;工伤探视21000元。
二是加强困难职工临时救助金发放的管理,严格申报、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动态信息档案,形成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
五、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
一是依照依法办会、依规办事的原则,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全体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认真履职,团结协作,作风踏实,热情接待来访人员。
二是学习贯彻《基金会管理条例》,完成基金会年审登记工作。2019年我们加强了对基金会有关法规文件的学习,积极探索基金会工作及有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按照程序向省民政厅送呈相关资料,如期办理基金会年审工作。2019年度工作总结和2020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