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组织公示
广东东软学院
2019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0年8月12日
单位名称:
广东东软学院
登记证号:
010109
成立时间:
2003-04-25
性 质:
民办学校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党建工作情况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及工作计划简要
本年度年度开展援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他扶贫活动情况
下年度计划开展援助“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他扶贫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公益活动支出
接受捐赠资助和使用情况
举办展览会、交易会、研讨会、培训、评比达标表彰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审查意见
接受监督管理情况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开展承诺服务和信息公开活动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等。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2、表格填写限制1700字内,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档在此表下方的“其他说明”处上传文件。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700字)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 1.办学管理规范,学校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展办学,没有因出现其他违法行为受到司法、行政机关处理的情形。学校设立了专职法务专员,聘请了法律顾问。学校依法治校机构健全,工作方案完备,保障了学校各项决策活动和办学活动能够依法规范开展。 2.理事会召开情况:2019年共召开3次董事会会议,对登记证书中的业务范围进行了变更,以及对董事监事办理了备案,所有登记手续已办结。 3.学校已完成资产过户工作,举办者的全部办学资产已过户到学校名下,手续齐全、完整。学校所有资产包括校园校舍,都已按照有关规定完成过户手续,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同时,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每年聘请会计事务所对学校资产和财务进行审计,均未出现任何问题。学校所有的房产建筑物及其他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均为学校法人财产权,均为学校名下,手续齐全、完整。 4.2018-2019学年,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精神,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公开方式,全面、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增强,充分保障了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5.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在省级教学成果、重点专业、精品开放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学生竞赛参赛人数、参赛层次和获奖数量都有显著提升,2019年我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99.42%,其中本科99.43%,专科99.41%。 6.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办学竞争力全方位提升。目前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与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2019年,新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工业设计2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系统能力教学团队和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分别获批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 7.科学成果持续不断,科研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学院完成国家级项目及成果13项,省级3项; 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7项。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0个,合同总金额118万元。 8.创新创业工作展开新局面。2019 年全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2项,累计736个创业项目参加中国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学生比例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 9.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彰显新局面。 二、下年度工作计划 1、“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实施“评建结合”策略;积极推进TOPCARES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案,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式改革。2、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实施“内涵发展”策略; (1)专业建设方面,结合“十四五”各项规划的制定,2020年上半年完成学校专业整体专业建设规划、各本科专业建设规划的制定;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加大投入,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通过省厅验收,入选省级一流专业。 (2)课程建设方面,加大重点课程的建设力度,在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把TOPCARES能力指标体系和“五新”要求落实到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中;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平台上线工作;在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厅有关要求做好教材选用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自编教材的支持力度;加强产教融合,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3)教学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和研修学习,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教学比赛,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着力加强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力争立项省市重点科研项目。 3.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实施“人才兴校”策略 (1)加强招聘力度,按照集团定额,足额配置专任教师。(2)设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工作报告: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 1.办学管理规范,学校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展办学,没有因出现其他违法行为受到司法、行政机关处理的情形。学校设立了专职法务专员,聘请了法律顾问。学校依法治校机构健全,工作方案完备,保障了学校各项决策活动和办学活动能够依法规范开展。 2.理事会召开情况:2019年共召开3次董事会会议,对登记证书中的业务范围进行了变更,以及对董事监事办理了备案,所有登记手续已办结。 3.学校已完成资产过户工作,举办者的全部办学资产已过户到学校名下,手续齐全、完整。学校所有资产包括校园校舍,都已按照有关规定完成过户手续,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同时,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每年聘请会计事务所对学校资产和财务进行审计,均未出现任何问题。学校所有的房产建筑物及其他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均为学校法人财产权,均为学校名下,手续齐全、完整。 4.2018-2019学年,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学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相关精神,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公开方式,全面、深入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不断增强,充分保障了师生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5.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在省级教学成果、重点专业、精品开放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新进展,学生竞赛参赛人数、参赛层次和获奖数量都有显著提升,2019年我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99.42%,其中本科99.43%,专科99.41%。 6.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办学竞争力全方位提升。目前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管理学、艺术学与文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2019年,新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工业设计2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系统能力教学团队和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分别获批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 7.科学成果持续不断,科研能力不断增强。2019年,学院完成国家级项目及成果13项,省级3项; 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47项。签订横向科研项目20个,合同总金额118万元。 8.创新创业工作展开新局面。2019 年全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2项,累计736个创业项目参加中国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学生比例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 9.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彰显新局面。 二、下年度工作计划 1、“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实施“评建结合”策略;积极推进TOPCARES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案,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价方式改革。2、深化教学科研改革,实施“内涵发展”策略; (1)专业建设方面,结合“十四五”各项规划的制定,2020年上半年完成学校专业整体专业建设规划、各本科专业建设规划的制定;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加大投入,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通过省厅验收,入选省级一流专业。 (2)课程建设方面,加大重点课程的建设力度,在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把TOPCARES能力指标体系和“五新”要求落实到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案中;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平台上线工作;在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厅有关要求做好教材选用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自编教材的支持力度;加强产教融合,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3)教学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和研修学习,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教学比赛,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4)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着力加强教师科研能力,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力争立项省市重点科研项目。 3.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实施“人才兴校”策略 (1)加强招聘力度,按照集团定额,足额配置专任教师。(2)设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简要字数限制1700字以内
广东省民政厅制
Temp_XSmfnb2019_Ndgzz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