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组织公示
广东省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2017年度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单位名称:广东省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登记证号:0169

成立时间:2010-01-22

性 质:非公募基金会

公示项目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民政厅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正确填写各项信息,数据项请填写阿拉伯数字,若无表格项信息,请填写“0”;
2、其他非数据项,请用文字填写,若无表格项信息,请填写“无”。
7.工作总结
用文字描述本基金会本年的成绩和不足:
2017年,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广大校友、校董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确立“链接全球资源,创造社会价值”的工作使命,为助力暨南大学“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发展以及华侨华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 成立党支部,创新党建工作 2017年6月,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经中共广东省社会组织党委批准成立了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二、 以迎评为契机,建章立制,打造专业化团队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根据省民政厅的要求,基金会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将陆续出台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基金会的工作流程。2、加强监督机构建设。上半年,基金会理事会选举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主任肖胜方先生为基金会监事长。3、加强执行机构建设。今年,基金会增聘了4位专职工作人员,聘任一位基金会副秘书长。三、 推进信息化,探索互联网管理服务模式推出基金会系统为规范捐赠项目管理,简化办事流程。四、 筹资内涵提升,助力双一流大学建设 2017年截止目前,签订捐赠合同书71项,收到捐款超过6000万,捐赠笔数5212笔;获得财政配比资金1.13亿元。 1、筹资转型,从大楼建设向内涵建设转变 充分把握“111校庆”、新校区建设、“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广泛发动各学院、职能部门运用好各级各类平台和资源募集资金,加大筹资力度。基金会积极转型升级,筹资项目从最初的基础建设基金到“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金(马万祺博士后发展基金、外招生人才培养改革基金、生物医药青年人才、彭磷基青年学者、王宽诚青年学者等等),从普通的奖助学金转型到创新创业基金、智库建设基金等,筹资手段和内容不断充实其内涵,筹资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点面变化,从学校层次主导到学院层次多面开花,筹资效果明显。2017年,学院在社会资源筹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多个学院领导、书记亲自参与到筹资工作中来,最高达到200万,本年度签署捐赠协议逾70个,其中85%来自学院。3、捐赠主体年轻化,80后甚至90后成为捐赠生力军。五、 完善增值保值机制 12月7日,民政部公布《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今年3月,基金会根据目前闲置资金情况,和天弘基金方面多次了解咨询,经理事会决定,投资天弘基金1亿元,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会的保值、增值,截止目前,收益435万元。 六、 创新公益,践行社会责任 基金会始终秉承“规范管理、服务学校、回馈社会”的服务宗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每年公益性支出占总支出的90%以上,主要用于学校发展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扶贫、帮助弱势群体、支教义工、绿化环保等方面的公益活动。七、指尖慈善,培养捐赠文化 我们的微捐赠平台自2016年4月份上线以来,已经陆续设立了十多个捐赠项目,参与捐赠人数超过1万人,总金额超过1000万。 2017年,多个学院把握建院90周年契机,设立了相应的建设基金,如“法学教育发展基金”,“商科教育发展基金”,“杜宝庆教育基金”等等,其中“法学教育发展基金”成立后,法学院相关老师为该基金积极展开筹资,短短一个月内筹资金额近170万元,网络参与筹款人数超过1000人。微捐赠培养了良好的捐赠文化,2017年,校友小额捐赠和持续捐赠成为一大亮点,其中“校友爱”基金获得了更多的校友青睐,已获得1000多位校友,筹集校友爱基金共34万余元。 八、 所获荣誉和成果2017年11月1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第十九次年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成功召开,我基金会获评“中国高校教育基金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5月,对外联络处荣获“暨南大学发展贡献奖”。
Temp_XxJjhNb2017_Gzzj